从小小后视镜看物联网的生态(下)

上周的文章发出后,听到了来自于通信圈的点评,认为这个智能后视镜不过就是一个智能终端,实在没什么技术含量和价值。

这是通信圈在推进物联网产业时常见的心态,自视颇高实则眼高手低,一心想做个大买卖,最后落得高不成低不就,什么都没搞定。

我一直强调物联网是一个超级碎片化的领域,术业有专攻,由一个企业从头到尾全部搞定是非常困难的,相对而言,将不同的能力和资源有效整合是发展物联网更有效的方式。

如今生态的概念越来越多地出现在物联网领域里,很多试图在行业里当领导者的企业都在构建自己主导的”ecosystem”。生态怎么做,各家企业各个行业都有不同的理解,我借智能后视镜的案例来说说我的理解。

【生态不仅仅是平台】

头两年,物联网领域的大热是”平台”。大企业投入资源建平台,通过平台提供共性能力,试图降低合作伙伴的创新和开发成本,同时也希望利用平台的黏性,将合作伙伴和开发者锁定在自己周围。

然而物联网实在太复杂了,一个平台无法提供足够的共性能力,于是在物联网的规划中出现了CMP、AEP、DMP等诸多平台(参考文章:《眼花缭乱的物联网平台,中国移动能否凭OneNET胜出?》),需要把不同厂商、不同平台组合在一起,才能形成一个完整的物联网应用。

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的案例表明:单纯依靠平台形成产业生态是不够的,平台的局限性体现在三方面:

其一,是平台的技术标准、建设内容、能力提供等,都是从平台提供方的角度考虑的,面对五花八门的物联网应用的需求,往往不能满足;如果要适应各种情况,且不说技术实现难度会大很多,单看规模大成本高的问题,提供平台的企业就难以持续下去了。

其二,是平台的专业性导致功能范围有限,比如CMP重点解决物联网应用与电信运营商的对接问题;DMP解决的是对终端的连接和控制,AEP希望给开发者提供资源和工具,往往平台觉得已经做了很多,但从物联网应用来看还远远不够。

其三,平台降低了开发成本,但无法把系统集成成本降下来,这意味着物联网应用进行商业交付的成本依然很高。有些物联网平台与合作伙伴一起做应用,是以高额补贴为代价的;一旦补贴没了,曲终人散。

以智能后视镜为例,在他的成长过程中平台能帮他做什么?即便最初与平台合作,等到达一定规模或者发觉发展受平台限制的时候,就想摆脱平台,避免受制于人。

平台的局限性根源在于:平台的建设和运营以产品为中心。企业主导平台模式,核心是希望控制住物联网的关键环节;然而事实证明,单靠龙头企业提供的平台难以支撑起整个物联网,要想发展物联网,就需要在更广阔的空间里,采用更加开放的合作模式。

【生态不仅是产业链】

相对于平台,产业链的概念和范围更大些。它指的是基于某种技术或者产业,各个部门或者组织之间基于一定的技术经济关联,并依据特定的逻辑关系和时空布局关系形成的链式形态。

这种形态之所以是链条式,是因为我们往往会基于上下游关系进行技术分析和产业搭建。比如共享单车要购买运营商的SIM卡,SIM卡要放在专用的通信模组里,通信模组是智能锁的一个部件,有了智能锁,共享单车才能实现远程开锁、定位等功能,而共享单车运营企业可以根据这些车辆提供的信息开展企业经营和商业合作。沿着这样一条产业链,就可以把相关的企业和产品连在一起。

生产制造加工企业对产业链模式最熟悉。因此当物联网生态的概念提出来之后,不少人把产业链和生态混为一谈,以为将产业链的上下游组织在一起,就是产业生态。但在实际案例中,产业链的长度、广度和复杂度往往超出设计者设定的范围,尤其对于不熟悉的技术领域,体现得有心无力。比如智能后视镜,涉及无线通信、智能终端、车载设备以及流量经营等,并不只涉及一条产业链,所以与之合作的企业只能解决部分问题,整体的方案还要靠发掘科技自己搞定。

基于产业链开展的合作,在技术方面往往成熟度比较高,不定因素主要是商业利益。这是因为,如果能把产业链清晰准确地表达出来,往往意味着技术方案甚至细节都已经稳定。然而在创新性较强的物联网领域,很多技术问题还没有解决,产业合作的不确定性比较强,所以采用产业链合作的方式推进物联网生态的效果也不佳。

【怎样才能做好生态?】

生态一词源于古希腊字,原指生物的状态,以及不同生物个体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对于平台建设者和产业链领军者,建设物联网生态环境是要推动生态内部的各个成员之间的合作,立志做生态的企业要以做大蛋糕为目的,以帮助产业合作伙伴成功为己任,才有可能获得最终的成功。

1、生态建设非常复杂。

生态内部的关系既有产业链式的上下游关系,又有横向的平台和纵向的应用,还要包括商业的合作等等。这些关系就很难用简单的模型提炼出来,合作的方式也五花八门,生态建设在摸索中成长,而驱动成长的毫无疑问是物联网玩家们的需求。

比如发掘科技,已经依靠自己的力量已经完成了现有产品的研发、生产以及商业模式的搭建。下一步的发展方向是什么,需要找什么样的合作伙伴呢?如果是希望对现有产品进行商业拓展,就需要找到汽车圈的合作伙伴;如果是希望开发基于5G的新产品,就需要找到在通信领域的技术合作方;而如果希望在海外拓展业务,最需要的是海外运营商的低价流量。

面对复杂多样的需求,生态所包括的范围必须非常广,生态建设是将这些个性化十足的内容梳理出来并进行整合,短时间内很难搞出标准模型和框架,只能在摸索试错中前行。

2、建生态需要长期投入。

以公心推进物联网的发展,对于生态建设者来说,短期内很难形成商业价值。看起来物联网产业整体规模大,但到具体案例的时候,普遍存在投入成本高、产出低的特点,而且很难以产品化的方式复制推广。如果在产业没有形成足够规模的时候,生态从中抽一部分红利,就意味着实质上增加了创新成本,加大了物联网发展的难度。

生态是发展物联网的催化剂加速器,玩物联网也可以不需要这样的角色,所以如果还没挣到钱就需要付费,物联网应用开发者恐怕会躲开这样的”生态”;而没有玩家参与的生态又有什么意义呢?

生态建设包括了平台,包括了产业链,还有其他与合作有关的内容,但在初期,生态的建设和运营方式很难收到钱;即便发展到一定阶段,生态的价值已经呈现出来,为了留住开发者和应用企业,也不能轻言有偿服务。

【谁是最佳生态建设者?】

首先,最适合建设生态的是致力于发展物联网的大企业,不需要挣快钱,但却是物联网发展的直接或间接受益者。生态建设者往往自己有平台、有产品、甚至有完整的产业链条,如果物联网产业发展起来了,企业整体受益,这样才会在生态系统建设方面投入。

其次,物联网生态建设者做的是持久的生意,规模要足够大,愿意在一段时间内投入资源搞产业生态。客观来说,虽然近年来物联网的发展势头不错,业界也看好未来的前景,但需要多久才能熬到产业的爆发,谁心里都没有把握。这种产业风险让很多投机者望而却步,只有自身具备造血能力的企业才有条件做。

第三,物联网生态建设者要具备一定的专业能力,有产业领域的成功经验和号召力,同时还要有自己的专长,能够与物联网玩家共同探讨技术问题和解决方案。物联网领域不但有技术门槛,而且往往要集成不同领域的专业技术,因此生态建设者如果没有一定的行业影响力,合作伙伴们就很难建立起信心,与他一起去闯物联网的鬼门关。

从这个意义来看,电信运营商和华为都可以是物联网的生态建设者。然而受资源和经营范围所限,尤其是短期经营业绩的压力,往往很难在产业生态运作层面进行长期投入,有心无力,所以提出建设生态的时候,很多人摇头。

如今,华为希望和运营商一起做生态。即将发布的面向运营商物联网的inTouch Market,就是谋求为构建生态贡献一份力。这次发布的平台不求一步到位把生态建好,但至少会表明,我们沿着正确的道路出发了。

作者:华为云专家宁宇

本文章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相关推荐: 物联网的常用几种协议

最近公司组内要研究这个了 ,有个java大哥又弄个什么低代码的…可笑至极, 所以就发发总结一下 ,想做物联网关多支持点协议比什么不好~~ 老生常谈啊!! 大伙别喷我主要公司招人太水…. http tcp sqlserver这数据库什么的都不讲了没意义 …